浴铜灵(BCP,全称 2,9 - 二甲基 - 4,7 - 二苯基 - 1,10 - 菲啰啉,英文名为 2,9-dimethyl-4,7-diphenyl-1,10-phenanthroline)是一种具有共轭芳香结构的含氮杂环化合物,因对铜离子的高选择性螯合能力得名,同时在有机电子材料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光电特性。以下从化学结构与核心特征两方面详细解析:
一、化学定义
BCP 的分子结构以1,10 - 菲啰啉(邻菲啰啉) 为母核,在 2 位和 9 位引入甲基(-CH?),4 位和 7 位取代苯基(-C?H?),分子式为 C??H??N?,分子量 360.45 g/mol。其核心骨架是由三个稠合六元环组成的共轭体系,其中两个氮原子位于对位(1,10 位),形成类似 “夹子” 的结构,可通过配位键与金属离子(尤其是 Cu?)结合。
二、核心特征
1. 金属螯合特性
- 高选择性配位:对 Cu?的配位常数(log K≈20)远高于其他金属离子(如 Fe2?约 15,Zn2?约 12),形成稳定的 1:1 络合物,在水溶液中呈橙红色,可用于铜离子的定量分析(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 533 nm)。
- 结构稳定性:甲基和苯基的位阻效应抑制了分子间堆积,使络合物在有机溶剂中(如氯仿、乙醇)具有良好溶解性,且不易被氧化或水解。
2. 光电性能
- 宽禁带半导体特性:禁带宽度(E?)约 3.5 eV,属于宽禁带有机半导体,适合作为电子传输层(ETL)或空穴阻挡层(HBL)。
- 能级匹配优势: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(LUMO)约 - 3.0 eV,最高占据分子轨道(HOMO)约 - 6.5 eV,能有效阻挡空穴(避免与金属电极复合)并传输电子,在有机太阳能电池(OSCs)和钙钛矿电池中可降低界面电荷复合率。
- 热稳定性:玻璃化转变温度(T?)约 120℃,热分解温度(T?%)超过 300℃,满足器件高温制备和长期使用需求。
3. 薄膜加工特性
- 溶液可加工性:易溶于氯苯、甲苯等有机溶剂,可通过旋涂、喷墨打印等低成本工艺制备均匀薄膜(粗糙度 < 1 nm),适合大面积器件制备。
- 形态调控能力:分子间通过弱范德华力作用,形成无定形或微结晶薄膜,避免了结晶引起的漏电流问题,提升器件稳定性。
4. 化学修饰灵活性
- 苯基或甲基上的取代基可被修饰(如引入氟原子、烷基链),调控其溶解性、能级或结晶性。例如,氟代衍生物可降低 LUMO 能级,增强电子传输能力。
BCP 兼具金属离子识别和光电功能调控的双重特性,其结构中的共轭骨架和位阻取代基赋予了高选择性配位、宽禁带半导体性能及良好的加工稳定性。这些特征使其不仅在传统的分析化学(铜离子检测)中应用广泛,更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(如太阳能电池、OLED)成为关键功能材料,为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本文引用地址:http://www.boxtiger088.cn/product/1572238.html
联系方式:4006087598